用十八大精神引领马龙山地畜牧业发展
马龙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地处云南省东部,属于昆明的远郊和曲靖的近郊,距曲靖仅22公里,距昆明113公里。昆曲高速公路、320国道、贵昆铁路、昆沙铁路横贯马龙县境,交通十分便利。年均气温13.6℃,年无霜期241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4%,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培育生猪、肉牛、肉羊等畜牧业基地”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园区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产业大发展,走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县畜牧业呈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全县畜牧业生产成效显著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马龙县畜牧业呈现出“发展稳、项目多、规模大、质量高、品牌优、队伍强”的显著成效。增速快:预计2012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60000头,同比增7.3%;大牲畜存栏85500头(匹)(其中肉牛存栏57638头),同比增0.3%;山绵羊存栏245000只,同比增7%;全县肥猪出栏400000头,同比增8%;肉牛出栏25000头,同比增13%;肉羊出栏165000只,同比增13.6%;家禽出栏1340000 羽,同比增9.7%。肉类总产50000吨,同比增13.4%;禽蛋产量3500 吨,同比增3.9%;畜牧业总产值 55000万元,同比增7.4%;畜牧业总收入35000万元,同比增9.9%;畜牧业增加值29010万元,同比增13%。 项目多:近年来,全县引进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多,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引进双友牧业有限公司、红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神农集团、龙腾科技有限公司等较大的畜牧养殖龙头企业。成立了黑山羊养殖协会、深沟鸡养殖协会,蛋鸡养殖、獭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项目多,有效带动了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
规模大:通过引进和培育畜牧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促使散养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目前,扶持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户)1567户:其中,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20个,存栏1000头以上的龙头企业1个;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26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扩繁场33个;建成种努比羊核心扩繁场1个,发展努比羊全舍饲圈养示范户32户,巩固完善黑山羊养殖大户(小区)20个;发展年存栏5000羽、出栏3000羽以上深沟鸡规模养殖场(户)5个。
质量高:通过实施科技进场入户工程,实行科技人员直接挂钩养殖小区(场), 综合做好养殖配套技术的推广、培训、指导服务。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制预案、动物卫生监管、畜禽规模养殖规范管理、兽药饲料安全监管、种畜禽管理等各项工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品牌优: 2006年3月“深沟”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正式登记注册,2008年7月“深沟”牌深沟鸡、“深沟”牌深沟鸡蛋通过绿色食品A级标准和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云昆养殖有限公司被评为云南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005年7月“云昆”牌鸡蛋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马过河佳乐牌”鸡蛋、“马过河鲁石牌”土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马龙黑山羊”商标注册申请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
(二)主要做法
1、抓规划,促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区域推进、扶持到场”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形成了以马鸣乡为主的“山地肉牛养殖园区”,以旧县镇为主的“循环农业园区”,以月望乡和马过河镇为主的“深沟鸡养殖园区”,以大庄乡和纳章镇为主的“黑山羊养殖园区”的一乡一业园区式发展模式。
2、引项目,建基地。坚持“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引进畜牧业生产、加工项目。一是引进曲靖双友投资发展集团公司成立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计划6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建成年存栏5万头、出栏10万头、产值达50亿元的高档肉牛养殖基地。预计到2012年12月底,双友牧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达2.5亿元以上,建成标准化育肥牛舍7幢35000平方米,青贮窖10000立方米,干草房及精饲料加工厂5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3000平方米,机修房851.25平方米,养殖部办公室120平方米,员工宿舍及餐厅500平方米,蓄水池3000立方米,消毒室20平方米,粪污处理池600平方米,过磅房15.78平方米,道路硬化4500平方米,绿化10000平方米。3号牧场土方动工、屠宰深加工厂完成基础土方及地基建设,预计存栏达3106头,出栏300头,实现产值 432万元。二是引进马龙龙腾公司,在马龙创建龙腾生猪养殖园。计划到2016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出栏30万头生猪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年产16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年产2万吨蔬菜及水果的现代农业种植区,年接待15万人次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现已投入资金72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4000亩,猪场基础设施建设26000平方米。三是引进正大集团开展合作养殖,与马龙县红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马鸣乡已建成年出栏1.2万头优质仔猪的养殖场,与马龙县兴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旧县镇建成年出栏1万头生猪养殖场;四是争取省农业厅小哨片区5个原种场搬迁到马龙,提升马龙畜牧业档次。
3、带农户,促增收。采取“基地带大户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化养殖,带动农户促增收。一是以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由养殖户养殖能繁母牛,企业提供BMY高档肉牛冻精进行改良,育出的犊牛断奶后由企业回收育肥出栏,每头犊牛比普通犊牛可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计划5年内,在全县分散建设100个饲养100头肉牛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带动全县2万户农户养殖肉牛,让全县10万以上农民受益,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二是依托马龙县宏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后田种羊场,发展规模化肉羊养殖。全县养羊户发展到5259户,其中3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1978户,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大户57户,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大户(小区)3户;三是发挥云昆养殖有限公司示范带动作用,发展深沟鸡养殖。全县实现深沟鸡存栏15万羽、出栏7.5万羽。
4、优服务、重扶持。一是县委、政府成立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全程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畜牧兽医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挂钩联系到养殖企业和大户,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二是扎实做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让农民真正享受中央惠农政策;三是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加大肉牛养殖小区建设扶持力度,全县共扶持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小区(大户)20个。
5、推科技,强支撑。一是加强畜禽良种改良,优化畜禽品种,特别是在牛冻精改良方面加大了经费保障、宣传动员、强化责任等工作,制作了《马龙县冻精改良服务卡》,全力推进牛冻精改良工作。完成肉牛冻精改良4456头;猪良种改良16410窝,其中人工授精改配11565窝;马匹改良1528匹;山羊改良11709只,绵羊改良1004只;良种禽推广292845羽。二是推广工业饲料10233.4吨、青贮饲料75435吨、氨化饲料22254吨,普及生猪熟改生喂38524户;三是加大畜牧科技培训,全年共开展畜牧兽医科技培训152期8226人(次),有效提高了科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养殖户的科学养畜水平。
6、严监管,强防疫。一是认真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制定动物标识、溯源物资订购、保管、发放使用相关制度。大力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全县累计产地检疫猪15.8万头,牛2.6万头,羊15.7万只,禽类37.6万羽。生猪屠宰检疫3.26万只,牛羊1.27万头,禽类8.1万羽,共检出病害动物173头(只)。二是狠抓畜牧投入品质量安全,兽药实行GSP管理,依法取缔未申报兽药GSP验收兽药经营企业9个,全年共抽检兽药22个品种,饲料24个品种,确保兽药质量。加强“瘦肉精”检测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年共完成“瘦肉精”检测尿液样品428份检测任务,其中:屠宰场检测70份,规模养殖场(户)350份,鲜肉8份,结果全部呈阴性,未发现违法添加“瘦肉精”行为;三是推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新模式,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联系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完成禽流感疫苗免疫注射1985107羽(次),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1082693头(只)次,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注射589405头(次),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14913只;猪瘟疫苗免疫注射654810头,猪肺疫免疫36883头(次),仔猪付伤寒免疫45464头,鸡新城疫免疫2100322只,禽霍乱免疫179725羽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14108羽,传支7314羽,山羊痘免疫57509只,羊四防苗注射8003只,传染性胸膜肺炎1564只,牛Ⅱ号炭疽免疫1302头、出败789头;各种畜禽驱虫1440778头(匹、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