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里依然透出让人胆颤的寒意,夏天的炎热在这里无法显现,冬天萧瑟的秋风让人寒透骨髓,冬天的皑皑白雪经常会把村子与外界隔绝。只有春末夏初,那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绽放着的高山杜鹃和映山红,透出无限的原始的野性的自然美丽。
这就是巧家小河镇的马鞍,一个生活着2000多群众的苗族村。2300米至2800多米的海拔带,注定了这个村落的四季如冬,寒冷,永远是它气候的主角。
初夏,我有幸陪同市人大和市扶贫办的领导到马鞍村调研。
绵延不绝的山峦无法阻挡住我们驶向马鞍的车辆,离头顶很近的悠悠白云淡化了行驶在崎岖险峻山路上不安的心情,远远近近形神各异山岗上苍翠碧绿的松树及烂漫山花,一路伴我们同行。
快到马鞍时,一群穿着节日服饰、民族盛装的苗族同胞早已在寨门前等候。他们为我们换上崭新的苗族服饰,让我们有了一种融入当地的感觉。端着羊角酒、跳起芦笙舞,苗族同胞的热情融入飘香的酒中和美丽的舞蹈里。
进到村子里,放眼四望,散散座落在山峦中的苗族民居,已成为点缀山野的风景。偶尔升起的袅袅炊烟与山野中飘荡的白雾融为一体,然后向远方飘去,凭添了几多的诗情画意。粉白过的房屋虽经岁月风霜的洗刷有些斑驳,但还是能隐隐看出些新农村的气息。
村干部告诉我,这里2010年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
在村子里,我们看到一户十分破烂的茅草房。
我们走过去,一位腼腆的苗族妇女有些惊慌地站在不怎么遮风避雨的门前,四个小孩围绕在她的周围。我们问她怎么还住这样破烂的茅草房时,她略为有些不安和羞涩地回答说:“家里穷,没有钱修房子”。我们又问她有几个小孩,她说:“两个,有两个是哥哥和姐姐家的”。
村上的干部告诉我们,四个孩子都是她家的,当年镇里组织实施消除茅草房项目时,她们全家外出躲避计划生育,房子没有改造。
望着这位朴实得有些木讷的苗族妇女,以及她周围怯生生的四位小孩,还有那在山风中沙沙作响的破烂茅草房,一丝酸楚从心里升起。我知道,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还弥漫在这个宁静致远又古老偏僻的苗族村落。
我们走进几家苗族同胞家里,大同小异,院子里有鸡闲散地游着,时而觅食,时而戏斗。不时还会看到一头小猪从旁边走过,不经意间还会在院子里屙上些东西。进到堂屋里,火塘成了一家人的中心。一口有些年份的吊锅吊在火塘上面,或煮东西或烧水,一家人围座在火塘边,剥吃着洋芋,话着家常,岁月就是在这样的时光中悠悠流淌。不知是岁月侵蚀的结果,还是火塘里烟子的杰作,屋子里的桌子、凳子、柜子显得很沉旧。屋子里的四壁漆黑一片,偶尔可看到墙上帖着一张画,但如果不走近仔细看,根本看不清画上的内容。除了屋顶吊着的电灯和随便摆放着的电视机,已很难找到具有现代气息的东西。
走着看着,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沉重得就象身后那看不到顶的大山。这一切,和外面粉白的墙体极端不协调。
扶贫整村推进的钱很少,这儿的苗族群众自身很穷,根本拿不出资金来参与建设。加上这里山高路远,崎岖难行,建设成本很高。所以,国家投入的钱除了粉白房屋,打户间道外,基本上就没有了。这里虽然扶贫项目覆盖了,但对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没有多大改变。镇上同去的一位干部看出了我心里的疑虑,向我解释说。
下午,苗族同胞请我们吃晚饭。他们说,这地方比较高寒边远,公路也是近年来才修通的,还不稳定,晴通雨阻,很少有外面的领导到马鞍,今天,这么多的市县领导能够来到马鞍,太难得了,无论如何都要在他们那儿吃顿饭,不然就是看不起他们苗族同胞。
这种情况,我们还能走么?!
晚餐在当地来说是相当丰盛的了,他们煮最好的腊肉、宰最肥的鸡招待我们,每一道菜都透出山里纯正的自然香味。苗族同胞待客最为特别的是吃鸡,市县去的领导,每人都有一个带着长长脖胫的鸡头,只有他们认为是最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苗族同胞这样敬重我们,不吃可不行,把这长胫鸡头吃下去,肚子也差不多饱了。
我数了一下,这顿饭共有6个鸡头,苗族同胞共杀了6只鸡招待我们,吃饭的人只有十多人,那将剩下多少鸡肉呀!我心里想。
“如果今后国家加大对马鞍的扶持,每年都有很多领导来这里检查指导工作。假如每次来苗族同胞都用长胫鸡头来招待,那一年要杀多少只鸡呀!”一位同去的人凑在我耳边,悄悄地对我说。
我没有说什么,我又能说什么呢!?
吃完晚饭下山,天已近黄昏,远山近岭淹没在沉沉暮霭中。
我的心情也似行驶在凸凹不平山路上的车子,始终无法平静。
这里的苗族同胞,由于居住在边远的深山里,加上本民族自身的特点,他们大多不愿走出山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更不要说去闯世界,祖祖辈辈守着那廋薄而苦寒的土地,无论怎样的勤劳,始终无法摆脱深度贫困。面对这些,作为扶贫人的我,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我到底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而现有的扶贫投入和扶贫体制,我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好在少数民族村的贫困,已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已安排市级领导对80个民族贫困村进行挂钩帮扶,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拟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将对这部份少数民族贫困村进行重点扶持。
车子渐行渐远,马鞍留在了印象之中。
马鞍,我一定会再来的,但愿我再见到你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