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文山州积极探索,加快建立三七产业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建设途径,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为保护文山三七资源、打造文山三七品牌、加快文山三七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2年,文山州成功申报文山三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于当11月获准实施,2005年原产地保护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文山三七获得了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2013年,“文山三七”被列为“中国100个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位居第11位,位列中药材类第1位。随后州里组织人制定了文山三七质量标准,并于2003年9月1日申报成为国家标准正式获准颁布实施,对规范三七种植、加工、流通和提升文山三七品牌信誉起到了保护作用。之后,文山州生物三七局发起成立了特安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三七GAP基地实施认证的主体,开展基地建设的试验示范推广和申报认证工作。2005年3月,“文山三七”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实现了州内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文山三七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据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产品已有356个、生产企业1357家,三七成品已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医院及药店销售;三七原料分别进入全国20个大中药材市场和部分国外市场,年均出口量达1000吨以上。
在此期间,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文山三七产业共申请专利508件,三七产业已成为全州专利申请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近些年来州里又开展三七产业立法工作。2009年3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列》,有关《实施细则》于2009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使文山三七产业开发进入了法制轨道。2012年,州里又组织积极开展三七药食同源申报工作。目前,已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委托开展了三七新资源食品开发研究。
2002年,文山州成功申报文山三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于当11月获准实施,2005年原产地保护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文山三七获得了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2013年,“文山三七”被列为“中国100个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位居第11位,位列中药材类第1位。随后州里组织人制定了文山三七质量标准,并于2003年9月1日申报成为国家标准正式获准颁布实施,对规范三七种植、加工、流通和提升文山三七品牌信誉起到了保护作用。之后,文山州生物三七局发起成立了特安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三七GAP基地实施认证的主体,开展基地建设的试验示范推广和申报认证工作。2005年3月,“文山三七”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实现了州内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文山三七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据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产品已有356个、生产企业1357家,三七成品已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医院及药店销售;三七原料分别进入全国20个大中药材市场和部分国外市场,年均出口量达1000吨以上。
在此期间,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文山三七产业共申请专利508件,三七产业已成为全州专利申请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近些年来州里又开展三七产业立法工作。2009年3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列》,有关《实施细则》于2009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使文山三七产业开发进入了法制轨道。2012年,州里又组织积极开展三七药食同源申报工作。目前,已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委托开展了三七新资源食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