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数据来源:《2012昆明城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020年昆明中心城区路网规划》 昆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 昆明市交警支队 昆明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处
限牌,是中国各城市应对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时,最先考虑的办法。它带来的效果很直接,但给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及引发的争议也很大。因此,它只是一个备选项。
我们试图寻找六个城市实施限牌过程中的规律,预测昆明城市未来的某种可能。我们相信,在拥堵与限牌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昆明能够找到更佳的解堵模式。
2014年3月25日,浙江杭州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通过摇号和竞价两种方式取得增量指标。这让成都、深圳、南京等机动车保有量庞大的城市顿时紧张起来。
至于昆明,截至今年3月20日,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82万辆,并以2万辆/月的增速增长。
昆明离限牌有多远?限牌是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最优途径?
目前的限牌底线:
保有量240万 PM2.5贡献率33%
纵观北京、广州、天津、杭州等地出台限牌政策的依据,无非两个:从国家到地方的大气治污规定,当地的机动车保有量。
从六个已经限牌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来看,除了“小城大堵”的贵阳,以及早在1994年就首推限牌的上海,其它四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均超过200万辆;汽车尾气对当地PM2.5的贡献率,从16%-40%不等。
“汽车尾气占PM2.5三成以上”,是杭州这次推行限牌政策的标准之一。以此取最大公约数,可以看出,240万辆机动车、33%的PM2.5贡献率,是目前限牌城市的“标配”。
据昆明市交警支队预计,到2014年底,昆明市机动车数量将达到200万辆。按547万户籍人口来算,昆明目前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为329辆,略低于杭州(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371辆,居全国之首)。而以目前的增速(2万辆/月)来看,昆明机动车保有量达到限牌底线240万辆,是在2年零5个月以后。
那么,昆明离限牌“标配二”——33%的PM2.5贡献率还有多远?据昆明市环保局对大气污染物的常年监测数据分析,昆明市区二氧化氮浓度正逐年增加,PM2.5中的25%来源于汽车尾气。
这个数字何时能到33%,环保部门暂无定论。但以昆明目前机动车急遽增长的趋势,这一天来得不会太晚。
道路车速与泊位状况警戒线:
20公里/小时 车位比1:3
在昆明落户的182万辆机动车里,小型客车占总量的70%,这部分车辆的主要使用范围在主城区。这意味着,大约有127万辆机动车在昆明主城区活动,而进入主城的外地车辆尚无法统计。
高峰期道路平均车速,是衡量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已限牌的六个城市,高峰期的平均车速均值为18.6公里/小时,低于国际拥堵警戒线20公里/小时;而五个尚未限牌的城市,高峰期平均车速均值为21.2公里/小时,略高于警戒线。因此,20公里/小时,可被视为交通拥堵与否的分水岭。而昆明高峰时期的道路状况,在地铁工程施工前后有明显的不同(详见右表)。
机动车泊位,是另一个重要指标。截至2013年12月31日,昆明市主城区在市运管局备案的停车场有950户,泊位数184251个,泊车位与机动车比为1:10。
而按照畅通工程要求,每百辆机动车至少需要提供30至35个停车泊位,这相当于1个停车位对应3台机动车。然而,除了北京、广州和深圳外,其它城市泊车位与机动车比都低于1:3(详见右表)。
机动车庞大的基数,使得泊车位在一段时期内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尤其是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泊车位增速放缓,缺口将越来越大。
结语:
底线已迫近,限牌非良策
一旦限制机动车上牌,就意味着城市的公共交通必须“靠得住”。2012年底,上海公共交通出行达到50%,广州达60%,北京46%,杭州为30%(详见上表)。这种高比例公共交通出行,得益于成熟和完善的城市路网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显然,昆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2020年昆明中心城区路网规划》,昆明主城城市道路总里程达3401公里。至2013年下半年,已建成的1353公里占总里程的40%,在建568公里,占总里程的17%,还需新开工的城市道路长达1480公里,占总里程的44%?;褂?1%的路网还未投入使用,一旦城区路网全部建成,城区机动车承载量至少提升60%。
除了城市道路,地铁也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头。计划中,昆明修建的6条地铁线均进入主城核心区,线网密度达0.98公里/平方公里。在路面交通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快捷、方便的地铁无疑会成为出行首选。据昆明市交通科研所、昆明理工大等单位进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报告,2020年,轨道交通将占据占公交出行的30%。
在城市路网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公交车出行比重都接近于30%,万人出租车拥有率都在30辆以上。而昆明的公交车出行比重、每万人的出租车拥有率,也都相对要低(详见上表)。
不足,意味着还有上升空间。改善昆明目前的交通状况,除了限牌之外,还有许多选项。只有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如在人流量大的站点和分流点建立停车场、公交车与地铁配合运行)、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才能让公共交通在城区出行中优于个体交通。只有公共交通优于个体交通时,才能吸引市民从私车出行转向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一来,昆明便暂时不必对机动车实施限牌。而这,也比简单的一纸限令更为有效,也更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