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关县马白镇兴隆社区依托城镇人流集中、消费密集的优势,积极探索“村民入股建社+集体资产入股”的模式,在争取到民政部门“日照中心、老年活动室”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动员失地农民入股建设出租房,让“红色股份”为他们的经济收入“保驾护航”。
土地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于现在的征地补偿是“一次性买断”,一些失地农民因种种原因没有把有限的征地补偿款投入到创业发展中,而是用在消费上,加之没有新的收入来源,致使生活陷入困难。据兴隆社区党委书记单汝芬介绍,社区现有630户1471人将永远成为失地农民,虽然拿到了土地征用补偿款,可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会创业,不会经营,补偿款大多用来吃喝、看病和其他消费,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这些钱总有一天会被挥霍一空。“他们想投资,可是又没有合适的项目。所以,老年活动室项目建设初期我们就想到要让失地群众参与进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收入问题,还能走出项目资金短缺的困境,达到双赢的目的。”单汝芬说。
为此,兴隆社区于2013年底组建失地农民经济合作社,动员失地农民入股建房出租,增加收入。出租房位于兴隆社区办公楼旁,占地面积258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20万元,其中: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资金72万元、老年活动室项目资金30万元,预计农民入股118万元。目前,出租房工程整在建设之中,计划新建6层,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建成后,第一楼和第六楼用作"日照中心、老年活动室"项目用房,第二至五楼出租,每年的租金收益按股份分配。
兴隆社区田湾三组村民王启芬认为,“红色股份”靠得住。她说:“入股建设出租房是一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虽然收益来得慢一点,可是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好事,不仅我们这一代能享受,子孙后代也能从中获益。”
据了解,除兴隆社区的合作社出租房项目外,马白镇还开展了两个“红色股份”试点。该镇借“村社村组三资清查”之机,全面排查190个农村集体资产,并从中选出具有发展前景、条件成熟的合作社作为试点:一是依托马洒水库资源与水务局协商,引导200余群众入股成立渔业合作社,同时,与村社、住建等部门协商,对行政村集体林权和房屋产权进行颁证,待时机成熟之后以此抵押争取“红色贷款”;二是依托县畜牧肉牛养殖政策,鼓励引导文华街二组32户群众户均入股3万元,土地经营入股1500亩组建丰华肉牛养殖合作社,待行政村房屋办证评估结束之后,抵押县扶贫部门产业贴息贷款30万元、产业扶持流转资金20万元,形成50万元“红色股份”入股合作社。
推行“红色股份”,有利于解决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是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机制创新,有利于培育集体经济市场主体的地位,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