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解决投诉及时有效
翻船落水事件发生时,正是修订后于5月1日正式实施的《云南省旅游条例》生效的当天,这也是我国《旅游法》出台后首个修订并颁布施行的地方性旅游法规。
这部刚实施的《条例》共7章61条,其中对游客休息站点、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安全制度、警示制度的建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对投诉受理的时限上,比上位法有更严格规定。
比如,《云南省旅游条例》规定,旅游执法质监机构收到投诉申请后,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者,并说明理由;投诉事项属于其他部门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转办,并将转办情况告知投诉者;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45日内处理完毕并告知投诉者。因情况复杂在上述时限内不能办结的,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尤仁林教授认为,五一全省各地景区人流量剧增,这对景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本身就是一场大考,这需要景区从业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从业素质。从普者黑景区对此事处理的结果来看,是及时和有效的,但同时也应提醒旅游消费者注意遵守安全旅游的秩序,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消协提醒
理性维权 杜绝不文明行为
根据5月1日生效的《云南省旅游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应急处置制度;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安全保障人员,并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完好。旅游经营者对旅游活动中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应当事先向旅游者做出警示,并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加以劝阻。第三十五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使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有文字说明的,除中文外,还应当标注英文等外国文字。
昨日,云南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荣光说,新的旅游法对旅游经营者的安全保障、安全警示都有要求,在新修订的《云南省旅游条例》中体现得更具体,要求景区怎么做,以及违反后该受到何种处罚都有明确的规定。作为游客,进入景区要遵守景区的警示提醒、安全规定要求,游客不要有不安全的或者有安全隐患的冒险行为。
消费者要更加自觉地做到文明旅游。“旅游者应杜绝破坏文物、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发生纠纷后应依法维权,保持冷静、保留证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约定主张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杨荣光说。
为使消费者能够享有安全、愉快的旅游行程,云南省消费者协会也发出提醒,旅游经营者要诚信守法经营,杜绝虚假宣传、不合理低价组团和指定、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擅自变更旅游行程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