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我省一直在发挥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探索之路上不断迈进。在高原特色农业的引导下,“高原种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实力。有了优质的原料保障,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美丽蜕变,在高原特色农业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高原制造”的大戏。通过积极开拓集约化、组织化、品牌化、国际化经营,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正在构建自己的营销体系,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快速提升,为世界烹制出一道道“高原出品”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为了让土生土长的农产品脱胎换骨,我省打破常规思路,让名人大腕为优质高原特色农业代言。今年9月以来,北京太阳圣火公司组织了100多名演职人员,在我省的12个州市拍摄《彩云之恋》,邀请了余秋雨、成龙、唐国强、于荣光、黄怒波、夏华等文化名人和明星友情免费出演。之后,《彩云之恋》将各种不同版本的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高端媒体和凤凰网、新浪、网易、阿里巴巴等网站及省内媒体网站播放。我省还将用3至5年时间,在省内外媒体进行系列宣传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国内主流媒体、网站上的形象宣传,争取建立“品牌定位国际化、品牌打造高端化、品牌推广全球化”的目标,牢固树立用品牌引领发展的理念,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理念,系统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产业品牌。 在线农业勇闯南北市场
曾经,“三农”是市场营销的盲区,传统“萝卜青菜,装筐就卖”的销售模式让农业经常遭受“丰产”不“丰收”的痛楚。“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必修课。在品牌农业时代,要做到产量和收入双丰收,我省正在构建的市场支撑体系为打开大市场注入了底气。 采取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市场营销产业、企业、基地、庄园、产品联盟;国内、国际市场连锁;网上、网下销售联动的方式,让云南农产品和生物制品以统一的形象在全国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建立销售门店,我省为高原种植的翻身大战制订了详尽的计划。从今年6月起,这个光荣之战已然拉开序幕,80多家云南农业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多次会谈后,筛选确定了花卉、松茸、石榴、茶叶等品种在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平台开展网上销售专题活动。其中,锦苑花卉共向全国128个城市的消费者销售35000份、约50万枝鲜切花、销售额256万元。而且通过网上营销宣传,拉动“七夕”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的花卉价格大幅上涨,下属拍卖市场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和源石榴共销售12300份、成交额110万元,拉动线下销售近2000万元。8月14日至17日,丛山松茸在单次天猫网“巨划算”活动中,共销售3.3万件、18.3万吨松茸,销售额达403万元,相当于全省松茸一年流通量的5%,截至目前,3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已累计实现网上销售1.6亿元,其中仅“双11”活动一天销售额就超过4000万元。 “双11”辉煌战绩凸显出的电商巨大商机,给正在寻求机会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上了生动的一课。我省以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为平台的农业电子商务早已着手筹备,高原特色农业专业网站“七彩高原网”已于近日开通,淘宝网“特色中国云南馆”将在年底前成立。建设生态健康的菜园子、果篮子、花瓶子和药箱子,打造让全国人民对食品安全放心的“放心云南”, 可以通过食品享受到健康的“健康云南”,对食品功效品质认可的“品质云南”,愉悦人文关怀的“人文云南”,崭新的形象和理念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梦想正在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