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马金铺“云药”产业基地,大力培育“云药”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昆明高新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的产业支撑,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云药”产业基地大力培育“云药”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医药产业总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500亿元以上。
聚集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云药”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是昆明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的重要任务,昆明高新区要依托“云药”产业集群这一载体,加快建设“云药”产业基地,推进“云药”产业的聚集、提升。
据介绍,昆明高新区作为云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自建区以来,就立足于资源优势,把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
尤其是2008年对呈贡区马金铺街道进行托管建设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来,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势开展招商引资,2011年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挂牌后,一批知名“云药”企业进入基地,聚集效应已初步显现。
2012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达250亿元,占全省的60.5%,为进一步加快“云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集群度较低、竞争实力较弱,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对此,昆明高新区管委会提出,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进程中,要围绕“云药”推进产业的聚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调优结构,做强产业,壮大实力,使其真正成为园区经济的又一支柱。
目标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意见中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以打造从原料药到药品的高原云药产业链、做强做大“云药”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云南地道药材、民族药、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微生物药为重点,到“十二五”末,引进一批大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集聚一批著名研发机构,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将“云药”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云南重点医药企业的聚集区、科研创新的中心区、产业配套的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区,昆明高新区的标志性园区。
同时,意见还制定了各项发展目标,如经济发展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左右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实现医药产业总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500亿元以上。
企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引进、聚集医药企业400家以上,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100户。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0个以上;产值或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户以上;产值或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3户;新增医药上市公司3-5户。
不仅如此,还有品牌培育目标,重点培育“云南白药”“滇虹”“沃森”“绿A”“金品”“昆药”“盘龙云海”“东方生物”“植物药业”“云药医药”“生物谷灯盏花”等为代表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此外,意见中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到2015年,建立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研究开发平台5个;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个,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个。建立云药产业科研及创新机构联盟,为云药产业基地建设及集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步伐
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加快“云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围绕在马金铺建设万亩“云药”产业基地的目标,争取在2013年底前初步形成万亩“云药”产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
并有序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以云南白药、昆明制药、云药医药、云南植物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带动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重点企业加快发展。
“以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云南植物药产业园’‘云南灯盏花产业基地’‘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天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基地’等一批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
该负责人透露,将通过3年时间,实施50个左右重点产业项目,形成“云药”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态势。
此外,意见中提出要切实加大扶持引导力度。
“自2013年起,昆明高新区管委会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建立‘云药’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采取拨款补助、贷款贴息、项目配套等方式,引导企业围绕‘云药’产业开展研发、创新和产业化。”
同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营造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风险资本、创投基金,鼓励宝安基金、鼎耀基金为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