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生物医药价值投资峰会暨项目招商推介会上,云南昆虫生物医药开发研究院称,该院在各级机构的支持下,对昆虫的药用研究已取得一定突破,有望成为云南省生物制药的新产业。
据该院杨云川介绍,在全国150万种昆虫生物资源中,云南拥有的昆虫种类就占全国的55.3%。今年3月,省药监局与大理学院共建了“云南昆虫生物医药开发研究院”;同时,成功引进长江学者赵昱教授,领衔组建昆虫药物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目前该院通过对美洲大蠊(俗称蟑螂)的研究,已研制出美肤康新帖片、美蠊胶囊等一系列药用昆虫产品。
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李树楠教授,通过45年对蟑螂的系统研究,先后研制出治疗各种创伤、溃疡、结肠炎、肺结核空洞的新药“康复新液”,治疗心血管病新药“心脉隆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新药“肝龙胶囊”,并获得4个国家二类中药新药证书,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上述几种药用昆虫新药创造价值已超过15亿元。
首席记者 廖兴阳(昆明日报)
我国唯一获欧盟授权
花卉品种亮相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展台内,除了粮食作物、蔬菜、中药材展示外,还有欧盟授权的“赤子之心”月季、“秋日”非洲菊两个花卉品种亮相。
“赤子之心”为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采用杂交选育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月季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亩产量可达6万枝以上。于2012年7月获国家品种权授权,在通过欧盟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严格的DUS测试后,近日获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的品种授权。今后,“赤子之心”在出口欧盟时无需缴纳高昂的专利保护费,还能受到欧盟品种权的保护。
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马嘉伟介绍,“赤子之心”和“秋日”这两个花卉品种是我国在欧盟得到认证的唯一品种。截至去年,省农科院花卉所已经累计获得16项专利授权;申请118个花卉新品种保护,其中,获得22个国际或国家授权。近5年来,自主繁育优良原种1亿余株,产品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韩国、泰国、越南、中东及我国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