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参(又名地虫),唇形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具有百年历史。且具有提神醒脑、开胃化食、补肝肾两虚、强腰膝筋骨之效。《中草药大辞典》等权威资料记载,
地参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其茎叶晒干后即是名为名贵中草药。全草可提取挥发油和
单宁。
地参
全草入药,具有活血、利尿、通经、滋阳、润燥、调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主治腹痛、水肿、产后瘀血、跌打损伤等症。《
中华本草》详细介绍
地参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而且晒干后入药,功能与
[1]冬虫夏草相当。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地参含有人体所需的20多种微量元素、18种
[2]氨基酸、
酚类、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适合妇女产前产后做为蔬菜食用,保健功能极其显著,宋.《嘉佑本草》详有记载。此外,经常食用
地参有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减肥的特殊疗效,因此享有“蔬菜珍品”的美称。
相传,公元1709年,康熙微服私访,借宿农家,偶食此参,食后赞不绝口,堪称菜中珍品。见其生于土、形如参,故赐名
地参。
地参,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条件恶化以及农药的大面积的使用,传统地参早已面临绝迹。
含量(%) 55.55 1.56 6.24 5.98 4.64 77.37 13.14 3.54
氨基酸名称 含量 氨基酸名称 含量 氨基酸名称 含量
甘氨酸GLY 0.205 丙氨酸ALA 0.232 胱氨酸CYS 0.050
缬氨酸VAL 0.296 蛋氨酸MET 0.095
异亮氨酸ILE 0.186
赖氨酸LYS 0.253 氨酸NH3 0.170 组氨酸HIS 0.090
精氨酸ARG 0.190 脯氨酸PRO 0.194
谷氨酸GLU 0.544
维生素 Ve Vc Va Vb6 Vb2 Vb1
含量 3.501 1.561 0.253 0.111 0.207 0.0482
所测6种维生素见表3.
地参中含有Ve,Vc,Va,Vb6 , Vb2 , Vb1 ,其中Ve,Vc,Va含量较高,Ve含量最高。
元素 磷 硫 钙 钾 铁 锌 硒 铅 砷
含量 214.0 95.0 173.5 1745 24.5 1.6 0.0258 0.025 0.00339
所测9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见表4.由表4可见,
地参中含有磷、硫、钙、钾、铁、锌、硒、铅、砷。其中钾、钙、磷含量较高,钾的含量最高。
含量(%) 70.15 3.48 6.35 4.13 1.45 4.25
氨基酸名称 含量 氨基酸名称 含量 氨基酸名称 含量
天门冬氨酸ASP 0.330 苏氨酸THR 0.230 丝氨酸SER 0.260
地参
甘氨酸GLY 0.390 丙氨酸ALA 0.310 胱氨酸CYS 0.180
缬氨酸VAL 0.296 蛋氨酸MET 0.041
异亮氨酸ILE 0.430
赖氨酸LYS 0.220 氨酸NH3 0.170 组氨酸HIS 0.170
精氨酸ARG 0.350 脯氨酸PRO 0.170 谷氨酸GLU 1.130
地参中
氨基酸含量组成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
地参中至少含有18种
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的。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是组成γ-氨基丁酸的前体,γ-氨基丁酸是脑组织抑制神经递质,当其含量降低时,可影响脑组织代谢,进而影响其活动机能。
维生素 Vpp Vc Vb2 Vb1 β-胡萝卜素
含量 5.25 4.86 9.87 0.87 0.152
地参中维生素含量见表7。结果表明,
地参中含有Vpp、Vc、Vb2、Vb1和β-胡萝卜素。其中Vb2 较高,Vb2 是体内多种氧化酶系统
不可缺少的辅基,缺乏时主要表现在眼、口腔、皮肤黏膜出现炎症。
元素 磷 钙 钾 铁 锌 镁 铜 钴 锰
含量 19.46 423.16 276.3 0.51 0.49 32.36 0.36 0.11 0.66
地参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见表8。由表8可见,
地参中含有磷、钙、钾、铁、锌、镁、铜、钴、锰等矿物质元素,其中钙的含量较高,钙的缺失会导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附:
地参茎叶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素列表(每100g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硫胺素(mg) 0.04 膳食纤维(g) 4.7 核黄酸(mg) 0.25
钙(mg) 297 锌(mg) 0.93 锰(mg) 0.26
镁(mg) 25 磷(mg) 62 钾(mg) 416
铁(mg) 4.4 铜(mg) 0.43
脂肪(g) 0.7
胡萝卜素(mg) 6330 蛋白质(g) 4.3 Va(mg) 1055
Vc(mg) 7
结论:化学测定结果证明
地参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原汁原味
绿色无公害保健食品。开发利用
地参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