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隧道指向21世纪的时候,在世界茶源、普洱茶都、中国茶城——普洱市正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普洱茶的精彩故事。
在中国的茶业界,普洱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可谓做得风生水起,一路高歌猛进,让同行刮目相看。据介绍,仅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一个祖国西南边陲小县城的公司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到1998年,澜沧古茶有限公司的前身澜沧县茶厂可是一个资不抵债,举步维艰的国有企业。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公司为什么会实现如此大的反差?成功的背后究竟有那些“秘籍”?公司到底还有什么制胜的“法宝”?带着一个个问号,走进了在2014第十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展出的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
当时杜春峄董事长刚到景迈山的时候,由于大家对古茶不了解,市场不景气,古茶价格低得可怜。当时上景迈山办茶厂有很多人。但到1975年离开景迈山时,200多人坚持下来的员工只有11人。
正是在景迈山的这9年,使杜春峄从不认识古茶到认识古茶,从不会采摘到会采摘,从不会加工到会加工。正是这9年,使杜春峄爱上古茶,并且一辈子矢志不移。 在很长一段时间,杜春峄对什么是晒青、烘青,什么是熟茶、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绿茶,什么是普洱茶。凡此种种,都分不清楚。
1992年,杜董事长到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才对茶叶的分类,以及什么茶要如何加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前,就连茶叶还有等级都不知道。这次考察和学习对杜董事长来说,可谓受益匪浅,终生受用。回到公司后,按照市场的需求,1993年,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分级、分类。当年加工,当年销售,当年就初见成效。” 之后,公司一路走来,产品越来越丰富,连锁店越开越多,产品越销越远。如今,公司所产的普洱茶产品已畅销到国内多个省市,部分产品销往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美国、波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产值逐年增长,产值节节攀升,员工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有好的古茶原料,有好的管理,再加上有好的制茶工艺,再加上有好的营销团队。”——这就是最精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