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办社经验
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产业专业合作社, 2009年10登记注册,注册资金220万元,股金60万元,下设9个分社,种鹅场4个。现有成员11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合作社主要从事畜禽种源品改,种猪、商品猪、种鹅、商品鹅、孵化、育雏、饲养技术,成年商品猪、鹅购销,畜禽专用饲料、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合作社开展了资金互助服务——信用合作。合作社理事长周文,2010年被共青团陆良县为评为“优秀创业青年示范户”,2011年被共青团云南省委评为“云南省第一届企业创业青年培训第一名”,被共青团曲靖市委、曲靖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曲靖市优秀创业青年”,2012年被推荐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陆良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理事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云南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宽行业发展、走共同致富之路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打破行政区域、地理界线,凡是从事家禽养殖、销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凡是服从并认可《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的,均可以入社,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从事家禽养殖经营活动。到2012年,共有9个分社,115名社员。合作社的事是大家的事,社员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按照《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依法召开社员大会、理事会等,共同商讨合作社发展事项和内部管理制度,让广大社员有章可依,合作社管理有序,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养鹅人”自己的家。
二、走特色养殖之路
为了发展壮大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增收、农户致富的最终目标,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 “特色养鹅、生态养鹅”的战略目标。由于当前国际、国内家禽育种技术先进,肉鸡养殖周期也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但品质差、药物残留严重,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购买鸡肉。为了稳定市场、重溯消费形象,绿源康合作社确定以饲养重生态鹅为主的特色养殖模式,树“绿源康”品牌,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实行鹅苗配送,饲料供应,技术培训,定价回收的体系,提高了农户的整体养殖水平。
三、走创新服务管理之路
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管理,坚持“合作社发展、农民致富”这一目标,做到了“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服务、统一养殖、统一收购加工,改变了过去散、乱、差的行业发展模式。到2012年,规模养殖100只以上规?;Х⒄沟搅?00余户,出栏鹅30万只。
统一品种:合作社按照全县鹅存出栏量和市场行情,安排社员养殖,从源头规避市场风险。
统一防疫:社员和农户从合作社购进鹅苗、饲料后,合作社建立养殖台账,按统一的免疫程序按排免疫,防止疫情发生。
统一服务:合作社组建了专业的防疫、养殖技术服务人员,做好客户服务,帮助社员和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
统一养殖:社员和养殖户一定的养殖规模,进行标准化养殖。
统一销售:合作社组建了专门从事销售的营销队伍,负责销售社员养殖户养殖的生态鹅,销往陆良、昆明、曲靖等地。 通过合作社“五统一”管理服务,合作社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38.82万元,盈余54.2万元,社员户均获利2.5万元。
四、走联盟合作之路
2013年,我们与云南双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大力推广竹柳林下套种牧草养鹅,鹅粪还林,以短养长的生态链养殖模式,提升商品鹅的品质。
五、走资金互助之路
合作社自成立起,积极落实合作社服务社员为宗旨,到2012年8月底,合作社互助资金共发放贷款9.3万元,涉及养殖户14户带动就业50余人。合作社的贷款投向是本社养殖户,贷款投向养殖业,生产性项目。其主要做法是;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具体情况制订了《绿源康资金互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成立了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并分别设主任、会计、监督员各一名。贷款发放程序是由社员提出申请,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填制统一印制的"借用互助资金申请审批表"、互助资金担保(信用)借款契约",经管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即可放贷。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信贷资金,回收借款本金和利息,接受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接受本社全体社员的监督。
合作社互助资金借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长期居住在本县的农户,有较好的信誉,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家庭成员无赌博吸毒等恶习,家庭成员愿意承担还款连带责任,有符合条件的担保人,贷款用于开展养殖、生产经营性项目。限定金额、期限,轮流使用。合作社资金互助贷款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至8个月;贷款金额控制在1~8千元之间;贷款利率统一执行年息10%;贷款到期后,必须按时归还。如果其他农户需要贷款,优先照顾新贷户,如果无新贷户申请贷款,原有贷户可重新签订新的贷款合同,继续使用原有贷款。
周理事长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创新,合作兴社,做强做大,再创绿源康生态鹅业的辉煌。
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产业专业合作社, 2009年10登记注册,注册资金220万元,股金60万元,下设9个分社,种鹅场4个。现有成员11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合作社主要从事畜禽种源品改,种猪、商品猪、种鹅、商品鹅、孵化、育雏、饲养技术,成年商品猪、鹅购销,畜禽专用饲料、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合作社开展了资金互助服务——信用合作。合作社理事长周文,2010年被共青团陆良县为评为“优秀创业青年示范户”,2011年被共青团云南省委评为“云南省第一届企业创业青年培训第一名”,被共青团曲靖市委、曲靖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曲靖市优秀创业青年”,2012年被推荐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陆良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理事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云南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宽行业发展、走共同致富之路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打破行政区域、地理界线,凡是从事家禽养殖、销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凡是服从并认可《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的,均可以入社,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从事家禽养殖经营活动。到2012年,共有9个分社,115名社员。合作社的事是大家的事,社员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按照《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依法召开社员大会、理事会等,共同商讨合作社发展事项和内部管理制度,让广大社员有章可依,合作社管理有序,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养鹅人”自己的家。
二、走特色养殖之路
为了发展壮大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增收、农户致富的最终目标,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 “特色养鹅、生态养鹅”的战略目标。由于当前国际、国内家禽育种技术先进,肉鸡养殖周期也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但品质差、药物残留严重,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购买鸡肉。为了稳定市场、重溯消费形象,绿源康合作社确定以饲养重生态鹅为主的特色养殖模式,树“绿源康”品牌,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实行鹅苗配送,饲料供应,技术培训,定价回收的体系,提高了农户的整体养殖水平。
三、走创新服务管理之路
陆良县绿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管理,坚持“合作社发展、农民致富”这一目标,做到了“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服务、统一养殖、统一收购加工,改变了过去散、乱、差的行业发展模式。到2012年,规模养殖100只以上规?;Х⒄沟搅?00余户,出栏鹅30万只。
统一品种:合作社按照全县鹅存出栏量和市场行情,安排社员养殖,从源头规避市场风险。
统一防疫:社员和农户从合作社购进鹅苗、饲料后,合作社建立养殖台账,按统一的免疫程序按排免疫,防止疫情发生。
统一服务:合作社组建了专业的防疫、养殖技术服务人员,做好客户服务,帮助社员和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
统一养殖:社员和养殖户一定的养殖规模,进行标准化养殖。
统一销售:合作社组建了专门从事销售的营销队伍,负责销售社员养殖户养殖的生态鹅,销往陆良、昆明、曲靖等地。 通过合作社“五统一”管理服务,合作社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38.82万元,盈余54.2万元,社员户均获利2.5万元。
四、走联盟合作之路
2013年,我们与云南双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大力推广竹柳林下套种牧草养鹅,鹅粪还林,以短养长的生态链养殖模式,提升商品鹅的品质。
五、走资金互助之路
合作社自成立起,积极落实合作社服务社员为宗旨,到2012年8月底,合作社互助资金共发放贷款9.3万元,涉及养殖户14户带动就业50余人。合作社的贷款投向是本社养殖户,贷款投向养殖业,生产性项目。其主要做法是;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具体情况制订了《绿源康资金互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成立了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并分别设主任、会计、监督员各一名。贷款发放程序是由社员提出申请,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填制统一印制的"借用互助资金申请审批表"、互助资金担保(信用)借款契约",经管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即可放贷。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信贷资金,回收借款本金和利息,接受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接受本社全体社员的监督。
合作社互助资金借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长期居住在本县的农户,有较好的信誉,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家庭成员无赌博吸毒等恶习,家庭成员愿意承担还款连带责任,有符合条件的担保人,贷款用于开展养殖、生产经营性项目。限定金额、期限,轮流使用。合作社资金互助贷款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至8个月;贷款金额控制在1~8千元之间;贷款利率统一执行年息10%;贷款到期后,必须按时归还。如果其他农户需要贷款,优先照顾新贷户,如果无新贷户申请贷款,原有贷户可重新签订新的贷款合同,继续使用原有贷款。
周理事长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创新,合作兴社,做强做大,再创绿源康生态鹅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