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镇康县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良好的发展势头。镇康农村专业合作社,在经济体制改革、经营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加快了发展。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截止今年5月底,镇康县先后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个,全部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7个、市级示范社3个,合作社涵盖种植、林业、畜牧等多种行业。其中:种植业 42个、林业28个、畜牧业32个、农机1个、渔业1个、服务业2个、其它业3个。合作社成员已达到5725户 ,其中:农民成员5705户、非农民成员7户、企业单位成员13户;按合作社成员规模分类是50户以下有85个、50-100户的5个、100-500户的17个、500-1000户的1个、1000户以上的1个;社员出资额及股金达到5544万元,100万元以下的有96个、100-500万元的10个、500-1000万元的2个、1000万元以上的1个。合作社年产值达到5198万元。带动1.48万户、5.92万余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助农增收620多万元,成员户均纯收入5100元。
在发展类型上,呈现多元化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型。即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发起,建立“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如镇康县忙丙玉鲜茶叶专业合作社、如意橡胶农民专业合作社、隆玉咖啡专业合作社。该类合作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二是村级组织领办,有关部门牵头型。即由村级组织发起,建立“村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如勐堆村甘蔗专业合作社,南伞镇蔬菜种植合作社、军赛乡忙吉利橡胶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利用技术人才、场地、管理经验等,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的销售网点优势,合作社挂靠有关村级组织。三是农民自发组合型。由农民围绕某一农产品,自发建立“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如勐捧象脚水石斛专业合作社、忙丙糯玉米专业合作社、流水冬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简单的组合,达到了技术联手、生产联动的目的。四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农民大户参加,由农民中的能人牵头创建的“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合作社依托能人大户现有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销售网点等优势,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如麦地蚕桑专业合作社、南伞康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即由不规范各自为政发展向规范有序稳步发展转变,由松散间接的合作经营向紧密直接的利益联合体转变,由亲戚邻里间联合向跨地区跨行业合作转变,由单纯产后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由能人单独闯市场向抱团作战转变。
目前,镇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从萌芽成长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它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利地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