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批发 湖北竹节参种子种苗 竹节参苗价格|可移栽大田10 hm^2。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起挖二年生苗定植。注意起苗时不要伤及越冬芽,去掉地上部茎时,室内保存待种。秋季起苗后即应马上定植,
因为竹节参越冬期间会形成水须,如不及时定植或储藏后春季定植,第二年植株生长会很弱,成活率低,且储藏期间,由于呼吸作用强,会出现批量烂苗现象。按行株距27 cm×27cm规格开穴种植,即每垄横排种植5株,纵排为5列,种植深为4~6cm,每穴种植一株,每hm2定植12万株左右,用种苗300 kg左右。
竹节参的无性繁殖主要是用根茎进行切段繁殖。试验证明:竹节参无论顶生节,还是中间节,甚至是竹节参胆,也无论是单节、双节还是多节,都能作为切段繁殖的材料,节多出苗率高,苗质优。切段繁殖第2年能否出苗的的关键是切段的时间,上一年10月以前切段繁殖,第2年80%茎段能出苗,11月中旬切段的仅30%出苗,但不出苗的茎段也不会死亡,第2年会长出芽苞,第3年还能出苗。繁殖材料的年龄和大小对第2年出苗的大小起决定作用:多年生粗根茎(茎粗2cm左右)即使只1节,第2年出苗仍能开花结实,多节开花结实更多;如果茎粗小于1cm,则出的苗仅如2年生以下的小苗,不开花。
1.移苗补苗
竹节参的产量与单位面积上的苗数直接相关。在移栽出苗后发现缺苗现象时,应及早采取移苗补苗措施,也可去病换健或去弱补强,以保证苗全苗壮。宜在5月中、下旬的阴天或傍晚时,选择健壮的同龄竹节参苗带土移栽,栽后浇定根水并加强管理。已进入开花期的植株,不宜再移栽,缺苗严重时,可在冬季叶片黄萎时进行。
早春齐苗后,应勤除杂草已保证田园清洁。除草时如发现裸露于土面的芽苞或根茎,应及时培细土,并适当镇压土面,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竹节参不耐高温和干旱,所以,高温和干旱季节要勤浇水,始终保持畦面湿润,土壤含水量25%~40%,园内相对湿度达到60%~70%。雨季来临时,要疏通好排水沟,严防田间积水,并要注意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
栽培竹节参每年都要追肥1~2次,追肥多用稀释的人畜粪水及磷肥、复合肥等。追施人畜粪水一般在开花期进行,每亩2000~3000kg,花期结合松土,施过磷酸钙每亩50kg,或复合肥每亩20kg,以促进果实成熟或根茎生长。
(四)病虫害
1.病害
危害竹节参的主要病害有疫病、立枯病、根腐病等。应采取农业综合措施与药剂并举方案,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清沟排涝,松土施肥,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不能开展田间作业,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用生石灰消病穴,控制传染。
(1)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为苗期和成株期主要病害,发病率在15%~25%。病叶变成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叶片枯萎,根部受害,造成倒状。以发病前施药为主,叶面喷雾70%代森锌8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严重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消病穴,雨后注意及时清沟排水。
(2)立枯病 主要危害参苗,受害苗茎基部呈黄褐色,腐烂萎缩变细,地上茎折倒,造成大片死亡。3年以上的植株受害后,病茎呈撕裂状。该病为土壤带菌,春季出苗时开始发病,7月以后发病自行停止。方法:发病期用70%代森猛锌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1次,连续3次。
(3)根腐病 主要危害根和芽苞,使根腐烂变为灰黑色或呈锈红色,发病时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浇灌病穴,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消,雨季及时排水。
2.虫害
危害竹节参的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主要危害其根茎及幼苗。方法首先应保证施用的有机肥料充分腐熟。若发现田间有被害苗可用敌敌畏1600倍液或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地老虎、蝼蛄用敌百虫有效成分每亩50~100g,先以少许水将敌百虫溶化,然后与4~5kg炒香的棉仁饼或菜籽饼拌匀,亦可以切碎的鲜草20~30kg拌匀成饵,于傍晚撒施于参苗根部表面诱杀。
(五)留种
竹节参留种多选择4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3年生苗种子一般不能成熟,因此,3年生及不留种的田块,当花序柄长2cm左右时,将整个花序摘除。测试结果表明,摘蕾可使产量提高20%左右。留种植株应在6~7月间结合中耕除草,摘除侧花序,保留主花苔,促进种子成熟和提高种子质量,因为侧花序上的种子一般是不能正常成熟的。